学习园地“大家谈”专栏

赣南红色教育心得体会

2020-10-29 来源: 编辑:朱宁 浏览次数:0


   在集团党委的组织下,在集团领导的带领下,我有幸参加了此次赣南红色教育活动。为期三天的红色之旅,大家追随革命先烈的足迹,来到红军出发的地方-于都,重走长征路;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兴国将军园,瞻仰烈士们的丰功伟绩;带着无限的敬意,在瑞金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前缅怀英烈祭忠魂。每到一处,无不被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看到的历史实物所感染,心灵和思想受到震撼的同时也得到了洗礼和升华。以下浅谈几点此次红色之旅的心得体会:

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

在兴国,池煜华与丈夫李才连的红色爱情故事传为佳话,池煜华老人守望自己参加革命的丈夫整整72年。是什么力量让这位老人可以选择坚持守望一辈子?是信仰,是相信丈夫选择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信念,是相信革命必胜的信念。

红军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才使得他们不顾生死、前赴后继为保卫苏维埃共和国献出宝贵生命。瑞金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是用108200余名烈士遗骨搭建起来的丰碑,是苏区人民为了共产主义的信念、保卫苏区共和国的见证。

可见,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坚持斗争、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在大家现在的和平年代,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使大家在政治上不变质、道德上不堕落、经济上不贪婪、生活上不腐化、心灵上不荒芜。因此,在未来工作生活中,我在要求自己的同时,也将要求江咨金发的全体成员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思考问题,补足精神之“钙”,铸就信念之“魂”。把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信仰的力量推进各项工作,更好地履行职责。

二、要解放思想、克服困难、敢担当、尚作为。

瑞金沙洲坝“红井”的故事讲述的是,1933年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到沙洲坝后,毛爷爷主席为使当地老百姓吃上干净水源,解放思想、破除封建迷信,敢于当担,带头作为,带领大家找水源,挖水井,终于解决了当地群众喝水难的问题。在中央苏区政府迁来之前,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村庄,当时村民非常迷信,认为挖井会破坏当地的风水,没有哪家村民敢擅自开挖,因此,当地一直流传着 “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旱死老鼠渴死蛙,有女莫嫁沙洲坝。”的民谣。毛爷爷主席的一句我不怕旱龙王,如果旱龙王怪罪下来,让它来找我算账好了”不仅是破除封建迷信,解放思想的表现,更是用于担当的体现。如果不是主席这种用于打破封建迷信,勇于担当的精神,恐怕没有今天大家看到的红井。革命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这种勇于打破僵化思想,敢担当,尚实干的精神,恐怕也难于取得胜利。

甘甜的红井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优良的革命传统精神也被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习大大总书记也说“敢于担当,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勇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大家干工作也要发扬这种敢于迎难而上,敢于当担的精神,才能把工作干好,才能有成就事业的可能。众所周知,江咨金发是一个新生的创新型企业,目前的工作和业务本来也是一种资源整合的创新、一种新的平台经济模式的创新。如果大家只是固守成规,不大胆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大家将无法发展,甚至倒在前进的路上。同时,正是因为大家是初创的创新型供企业,工作过程不免存在“难、杂、苦”,就更需要大家全体员工敢于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实干,才能创造辉煌。

三、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八子参军”讲述的是,在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最为激烈的时候,在前方战事吃紧,后方兵员短缺的情况下,苏维埃政府发出了扩红支前的号召时瑞金当地村民杨荣显将自己的八个儿子送往前线支援红军,参加革命,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的故事。杨荣显一家八子参军的壮举,是赣南苏区人民倾尽所有全力支援革命战争的一个缩影。正是共和国有了千千万万个像杨荣显一样有着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大爱的无私奉献,有了无数个英烈的舍身忘我、赤胆忠心,才共同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永垂不朽的英雄乐章,才有新中国的诞生,才有着大家千千万万人民的幸福生活。

我想我将继续铭记历史,牢固树立新时期的革命精神,全新全意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并将此次红色教育学习到的精神传导给江咨金发的全体员工,激励大家以更大热情投入工作,为促进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并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为江西省江咨金发数据科技发展有限企业)